- 發布時間:2012/2/5 來源: 瀏覽: 468
- 標簽:
互聯網再掀技術革命 非拉丁語域名將出現
中廣網北京10月3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1時34分報道,國際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昨天(30)在韓國首爾召開的會議結束,這次會議最重要的議題就是決定是否允許互聯網使用拉丁文以外的域名和網址。該機構昨天表示,批準英語外的域名出現。詳細情況中國之聲連線國際新聞編輯李欣進行報道。 主持人:一項新的改革剛剛開始,但是我們知道到現在互聯網改革發展了40年,在這40當年互聯網技術經歷了哪些變革呢? 李欣:1969年9月2日,由美國軍方研發的“阿帕網”首次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實現了兩臺計算機間的數據交換測試,在互聯網發展史上通常視這一天為互聯網的“誕生日”。在這之后,一個接一個的里程碑見證了互聯網成長的40年:第一封電子郵件發出、TCP/IP協議誕生、網絡域名出現、萬維網(即真正意義上的全球互聯網)啟用……人們可以回憶,若干年前使用調制解調器(俗稱“貓”)上網時需要撥號,而如今寬帶入戶,輕松點擊即可暢游網絡。 未來的互聯網仍存在無限創新空間。從技術角度來說,人們上網時可能不再使用鍵盤,而用語音識別;電腦主機將來有一天甚至可以嵌入衣服中,人們隨時隨地享受互聯網…… 但不可忽視的是,發展40年至今,互聯網同樣也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是網絡安全問題。其次,互聯網的開放性。另一個是如何有效管理互聯網,互聯網已經走過40年。作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技術進步之一,互聯網已經并且還將繼續深刻改變世界。 主持人:互聯網的發展對普通人的生活有怎樣的影響? 李欣:對于生活在21世紀的人們來說,互聯網已經成了大家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上網看新聞、聊天、收郵件,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習慣。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在網上做的更過,比如下載交換音樂、電視節目和電影,或玩在線視頻游戲等。 而web2.0時代到來,則讓互聯網有了更多的互動性,博客的出現,讓很多人多了一個表達自己內心聲音的渠道,也影響了大眾傳媒的發展,而微博客、SNS社交網站,則讓大家能夠自由地在互聯網上交流、接近。可以說,在網民們的參與下,互聯網不僅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更加充滿了發展機遇。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互聯網已經與人類的生活融為了一體。 上海佳速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中文域名注冊服務。中文域名注冊電話:13816377508 02158361813。 |
|